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月刊》2021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 学术月刊 2022-04-26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学理化研究论纲


摘要: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理化研究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开展学理化研究,一方面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快推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另一方面,学理化研究可以增强对新思想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有力支撑,使新思想进一步彰显其内在的学理性、创新性和整体性,从而全面系统揭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性、科学性和真理性,以及彰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优秀品质和学风文风。开展学理化研究,要紧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根本性主题和主线,聚焦并挖掘新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原创性贡献,更好体现新思想的理论创新性、价值创造性以及实践指导性。推动学理化研究,需要处理好学理化研究与党的理论宣传和贯彻落实以及与思想性和工具性、实践性和理论性、学术话语和政策话语、本土化和国际化、学理化和大众化等之间的内在关系。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理化研究;主题;方法


作者:权衡,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专职副主席、党组书记,研究员(上海 200020)。



胡塞尔现象学中的 “先验性” 与 “超验性”

——兼论“transzendental”和“transzendent”

的汉译


摘要:“先验的”(transcendental)和“超验的”(transzendent),以及相应的,“先验性”和“超验性”,乃是胡塞尔先验现象学的核心概念,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这一组密切关联的概念,对于理解胡塞尔现象学的工作、性质和目的,尤其他在认识论中所取得的成就,具有关键的意义。现象学在汉语学界已蔚为显学,不过,在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胡塞尔现象学的根本宗旨、核心观念和基本性质方面,依然有待于从基础层面入手进行更为深入、细致和系统的研究和考察。同时,有关这一组术语的汉语对译的争论,在一定程度上透露出了汉语现象学研究中的某些理论弱点,分析这些争论有助于揭示这些弱点产生和形成的原因。


关键词:先验的;超验的;还原;内在性;意识研究;现象学


作者:韩水法,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教授(北京 100871)。



波动的权威 游移的道统

——经典化视域下儒家创经、拟经、广经、续经与补经现象


摘要:创经、拟经、广经、续经与补经现象在儒学演进史上长期存在,反映出儒家典籍经典化过程的独特性。儒家经典系统之门始终关而未闭,一方面是因为秦汉以来经典原文献残缺,另一方面是因为儒学自身的“经子和合”之特点。抛开单纯的文章体式的摸拟,创经、拟经、广经、续经与补经其实是一种“希圣”行为,是儒学子学属性的外显。希圣与尊经是儒学演进过程中既对立又统一的存在,当希圣背后的子学属性发展到极致,以圣人自命者开始从对经典的创、拟、续、补发展到疑经、改经,道统凌驾于学统之上,进而反作用于经典系统,于是有了《四书》对《五经》的超越。得益于儒学的子学自新属性,儒家经典系统一直处在一种半开放的状态中,其权威性和典范性均呈现出波动性特征。


关键词:创经;拟经;广经;续经;补经;经典化


作者:赵培,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北京 100732)。



马克思的制度经济思想再认识


摘要:在当代经济学的语境下,本文从一种广义的制度分析新视角,首次重新解读了马克思(以及恩格斯)著作中的制度经济论述。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梳理、观点辨析、理论提炼与重构工作发现,马克思的经济学是经济思想史上第一个重要的制度经济学分析体系。这一分析体系既包含有关社会经济制度问题的基本概念与原理的“一般性分析”,也包括关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历史特性的“专门性分析”。两个分析层次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反映了从“一般”到“特殊”的创新性理论演绎思路。对马克思的制度经济学分析体系的重新发掘与提炼表明,马克思的制度经济思想不仅在制度经济思想史上占具至关重要的地位,而且对于丰富和推进当代制度经济理论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学术启示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


作者:张凤林,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辽宁沈阳 110136)。



剩余价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一个思想史的考察


摘要:早在20世纪80—90年代,以卓炯、蒋学模为代表的老一代学者就主张,剩余价值概念在经过新的诠释后也适用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令人遗憾的是,迟至今天,上述主张仍未获得学界的共识,其结果是造成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缺乏自己的理论范畴,难以形成逻辑谨严的学说体系。本文首先回顾了斯大林和毛泽东对相关问题的看法,继而重新估价了卓炯的学术贡献,肯定了他对剩余价值的两重性所作的区分,以及对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所作的探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马克思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发展而来的社会剩余价值生产规律,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规律之一。以这一规律作为参照系,可以解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动态效率,即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上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剩余劳动;斯大林;毛泽东;卓炯;社会剩余价值生产规律


作者:孟捷,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上海 200433)。



“十四五”时期转向高质量发展加快落实阶段

的重大理论问题


摘要: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面对的一个全新的理论问题,“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加快落实阶段以后,需要从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的理论上回答“为什么要转向高质量发展、什么是高质量发展,如何转向高质量发展”三个层次的重大理论问题。这三个层次的重大理论问题涉及到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评价体系、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发展方式转变、结构升级、动力转换和基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的构建等六个方面的论题。“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加快落实阶段是适应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打造中国经济发展升级版和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促进新旧动能的转换,构建新的发展格局。在评价体系上要建立高质量发展的评判体系。“十四五”时期转向高质量发展加快落实阶段要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从数量追赶向质量追赶的转变。从产业结构升级和消费结构升级两方面促进经济结构升级,并促进动力转换,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在新的发展格局上,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动力转换;新发展格局


作者:任保平,西安财经大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院教授(陕西西安 710100)。



美国的文化认同冲突和社会不平等性

——种族矛盾的文化与社会源流


摘要:文化与社会总是处于互动之中,美国政治文化将种族矛盾作为美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自建国以来,盎格鲁—新教文化长期被视为美国文化认同的核心,但是该文化的同质性要求使其社会包容性不足,与美国的多元社会构成和族裔不平等存在张力,形成了建设“文化大熔炉”理想和种族歧视实践之间的冲突,种族矛盾成为美国社会的痼疾。20世纪民权运动之后,主张族裔多样性和文化多元性成为新的“政治正确”标准并占据主导地位,但并未有效解决美国的种族和族裔不平等问题,相反产生了新旧文化认同之间的冲突,不同形式的种族矛盾时有发生。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主导下的经济全球化导致美国各族裔内部的贫富悬殊、社会分化、阶层固化等问题日益凸显,“选举导向”之下的两党政治从不同角度放大甚至炒作种族矛盾来掩盖、缓解或转移社会不平等带来的社会压力,试图以种族骚乱等形式来释放社会不满。此外,美国的人口和族裔结构变化等因素加剧了上述新旧文化认同冲突。


关键词:文化认同;文化多元性;经济全球化;社会分裂  


作者:魏南枝,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 100720)。



职责与生成:

群众路线的政治逻辑研究


摘要:马克思主义认为,代替资产阶级统治的必将是人民统治,即群众管理国家。但是由于群众自身的管理能力问题,需要有一个政治力量来带领群众前进,引导群众管理国家事务,这个政治力量就是共产党。共产党的职责就是引导群众管理国家,克服群众管理国家的障碍。共产党要完成自身的职责,就要密切联系群众,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群众路线。因而群众路线与共产党履行自身职责使命具有内在相关性。共产党践行群众路线,既要发挥政党主体功能,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满足群众需求,教育提升群众,又要把群众首创经验上升为党的政策,群众路线的实现需要共产党与群众双方共同努力,因而群众路线又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


关键词:群众路线;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政治逻辑


作者:肖存良,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上海 200433)。



论个人信息处理中的个人权益保护

——“个保法”立法定位


摘要:个人信息保护不是保护个人信息,而是保护个人信息处理中的主体权利,在法解释上可认为是源自宪法“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保护个人信息上的个人权益并非起始于个保法,也并不是个保法的特殊目的,民法和其他特别法对个人信息中可识别的人格利益和安全利益均给予保护。个保法保护的个人主体权利源自个人信息滥用导致的主体利益侵害风险,因而通过建立正当的个人信息使用规则和程序以防范主体权利被侵害。个保法应作为个人信息处理中个人主体权利保护的基本法,它规范个人信息处理行为,通过个人信息处理关系的权利和义务配置,实现在保护主体权利前提下的个人信息流动使用。个保法应当采纳基于原则的规范模式,其个人信息处理的正当性基础需要与其他法律衔接,其确立的基本原则也需要依赖特别法甚或行业准则细化执行。


关键词:个人信息/个人数据 信息处理 主体权利 个人信息保护法


作者:高富平,华东政法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院教授(上海 200042)。



论城市社区矫正对社区凝聚力的影响


摘要:社区矫正是一个社区和矫正人员互动的过程。本文基于2018CLDS全国调查数据分析发现,社区矫正人数的增加会导致城市社区凝聚力的下降;社区社会经济地位对社区矫正人数的负面影响有调节作用;以地方政府社区支出和居民安全感为指标的社区治理效能可以缓解社区矫正人数对城市社区凝聚力的负面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推进社区矫正既要关注“社区矫正”中的“矫正者”,也要关注社区矫正中的“社区”,要重视并科学地开展社区矫正评估,促进社区建设、社区治理和社区矫正良性互动、共同发展。


关键词:社区矫正;社区社会经济地位;社区凝聚力;社区治理


作者:蔡禾,中山大学城市社会研究中心教授(广东广州 510275);王帅之,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院博士生(广东广州 510275)。



中国城市家庭教养方式的阶层差异:

基于不同数据和测量的交叉验证


摘要:社会学家提出并论证了家庭教养方式存在阶级或阶层差异的理论命题,定量研究虽然不断对此进行跨学科检验,但过多测量的是具体的教养行为而非整体的教养方式。这个问题在国内相关研究中被延续了下来,甚至带来结论性的争议。转向测量类型化的教养方式,使用职业、教育和综合地位作为阶层的三重指标,可以重新检验中国城市社会阶层之间是否存在教养方式的显著区别。经过对上海和全国数据中不同测量方法的交叉验证,得出如下结论:教养方式确实存在阶层之间的差异,经济社会地位越高的家庭越可能采取权威型或民主型教养方式,而非专制型或放任型教养方式。


关键词:教养方式;阶层差异;交叉验证


作者:李骏,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上海 200020);张陈陈,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上海 200433)。



审美欣赏理论:环境美学的独特美学观

及其对于美学原理的推进


摘要:不同的环境美学家提出过不同的美学观,而最为独特的当数卡尔森提出的审美欣赏理论。卡尔森通过批评分析“审美”一词在当代美学中的发展来讨论其理论贡献与局限,在借鉴斯托尼茨、迪基与齐夫等人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将“欣赏”界定为“交融的精神与肉体活动”,用以取代“像呆牛般的凝视”。这种意义上的“欣赏”与“审美关联”“欣赏性关联”等新型美学术语一道推进了美学原理的研究。准确把握卡尔森的审美欣赏理论是准确理解其环境美学理论的前提。环境美学将美学的根本问题界定为“审美欣赏”是一个意味深长的重大变化,它透露出一种极富时代意义的信息:人类对于自己的生存环境,首先应该抱有感激之情,尊重环境自身的客观属性和内在价值,欣赏环境的客观特征和动态过程。


关键词:美学观;环境美学;审美欣赏理论;审美关联;欣赏性关联


作者:程相占,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教授(山东济南 250100)。



细节的政治:分裂分析


摘要:细节是现实主义文论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关于细节的溢出和描写的过度,现代文论界有各种各样的批评与辩护。雅克·朗西埃在与卢卡奇、布勒东、罗兰·巴特等理论家的对话中重新阐释了现实主义文学过度描写的审美政治意义。朗西埃认为溢出的细节不参与情节,也不参与文本的整体,而是以独立于整体之外的歧义姿态对抗整体。细节的溢出中断了整体中既有关系的正常运作,织就了逃逸的路线,这是感性的重新分配,是细节的政治。通过这种后结构主义分裂分析的方法,朗西埃将溢出的细节从无法纳入功能分析的“顽强渣滓”升华为“微物之光”。朗西埃富有成效的追踪和探索重新发现了过度描写的价值,打开了现实主义文学政治性阐释的空间,开启了迄今仍然隐藏着的许多可能性。


关键词:溢出的细节;虚构理性;分裂分析;政治


作者:郑海婷,福建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福建福州 350025)。



潘知常生命美学“信仰转向”现象批判


摘要:潘知常以“生命美学”的代表而著称,新世纪以来更大力提倡为中国美学补上“信仰之维、爱之维”,其思想、言说为刘小枫所代表的“诗化神学”美学诠释之延续,自有“神性启蒙”的现代性意义,也因此而同染以二元对立思维扬西贬中之弊。此实为当代学人所共有之长短,似不必苛责。但潘先生经常自诩、四处“讲道”,却放大了其知识上的欠缺和学理上的轻率,也使得他的“生命美学”“信仰”和“爱”,远离了肉身与灵魂的沉重,成为消费时代的时尚,浮华为空洞美丽的辞藻、无所不能的爱之“心灵鸡汤”。“布道”所指高远,结果却失之浅近,虽有浮华时代之因,但既以“信仰”与“宣道”为己任,恐首先当自省。


关键词:生命美学;爱与信仰;信仰转向;潘知常;刘小枫


作者:翟崇光,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河北石家庄 050024);姚新勇,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广东广州 510632)。



汉魏两晋南北朝儒家经典与童蒙教育


摘要:儒家经典是中国古代童蒙教育的源泉和最主要的内容,魏晋南北朝儿童儒家经典的启蒙教育与察举制的变迁紧密相关。本文从察举时代汉代经学的整理、《五经》博士设置、魏晋玄学的兴起,以及南北朝分裂政局变化等角度探讨该时期经学发展与童蒙教育的关系。笔者认为汉代大致确立了儿童教育以《孝经》《论语》等儒家经典为主的格局,南北朝童蒙教育加强了对《五经》的教育,并受玄学一定程度的影响。南朝士族强盛、儒学兴盛,士族之家的儿童修习《五经》的情况较为常见,北朝相较而言,处于劣势,儿童修习《五经》的数量偏少,年龄偏大,反映了南北朝时期儿童修习《五经》的情况与南北朝《五经》博士设置、家学水平、私人讲学,以及察举制度的选才标准等诸多因素有着密切关系。


关键词:汉魏两晋南北朝;儒家经典;《孝经》;《五经》;童蒙教育


作者:金滢坤,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北京100048);常荩心,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北京100048)。



再论数字7在蒙元时代的呈现及其象征意义


摘要:数字7及7的倍数或末尾整数位为7的数字,在蒙元时代的东西方文献中,十分显眼。然而,学界迄今对此缺乏切实讨论。该类数字实际上具有象征意义。通过清理7、70以及17等数字可发现,在以《蒙古秘史》为代表的史料和伊利汗国的史料中,该类数字多具“虚”的象征意义;在元王朝相关的史料中,则多具“实”的意义。需作进一步区分的是,元代用于记录当日政治和社会生活中诸多现实事项时,该类数字“实”指意义明显;而在其他场合使用到该类数字时,则多呈现出模式化现象,其“虚”指意义较重。在阅读蒙元时代文献中若遇该类数字,大可不必拘泥于其“实”指意义,而更当留心其“虚”指意义。


关键词:七;七十;十七;萨满教


作者:温海清,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上海 200433)。



强势君主与社会契约:

晚清中译本对卢梭理论的改造


摘要:杨廷栋1902年出版《路索民约论》,在历史上第一次用汉文完整表述了四卷本《社会契约论》的主要内容。此书跟随卢梭原文分为四编。第一编最为激烈,指出革命不仅正义,而且对一个腐败国度的重生不可或缺;可是,从第二编起表面上便很少肯定革命,反而强调只有强有力的政府才能为开创自由平等的社会创造条件。不仅如此,杨廷栋还一再指出这样的政府应该由一位强势的君主所领导。他所描述的不是传统帝王,也不是立宪君主,而是马基雅维利式的“新君主”。根据卢梭和意大利共产党人葛兰西的诠释,马基雅维利的“新君主”其实代表一种革命的力量,它通过疾风暴雨式的行动为国家开创长治久安。杨廷栋“凭空创造”的强势君主也许并不意味着他转向保守,反而意味着他对革命政党及其创建的新国家的肯定。


关键词:杨廷栋;社会契约论;新君主;革命


作者:范广欣,南开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天津 300350)。


Title and Abstract

滑动阅览

【往期目录】

《学术月刊》| 2021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为适应微信排版,已删除注释,请见谅。

关注我们

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请点击上方蓝色的“学术月刊”,或扫描左侧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